国产色婷婷亚洲99精品小说|69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自拍|两个人www视频|亚洲免费毛片|成人免费国产欧美日韩你懂的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正文
【行業知識】全國各省礦產資源分布情況(1)
發表于:2020-04-09 10:57:48

安徽

安徽省是我國礦產資源豐富的省份之一,已發現有用礦種90 多種,各類礦產地2400 多處。煤、鐵、銅、硫、石灰巖、明礬石、凹凸棒石粘土的探明儲量依次居全國同類礦種的第六、第五、第五、第二、第六、第二、第二位。泥炭、金、釩、銻、硒、碲、鉀長石、巖鹽、鈣芒硝、砷、白云巖、菱鎂礦、高鋁礦物原料、大理石、石英巖、瓷石、鑄石玄武巖、珍珠巖、膨潤土、沸石等亦居全國前10 位。

  • 能源礦產有煤、石煤、石油、淺層天然氣及煤成氣5 種,礦產地244 處。

  • 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鈦、釩、鉻5 種,產地580 處。

  • 有色金屬礦產有銅、鉛、鋅、鈷、鎢、鉬、銻、鋁、錫礦等10 種,產地546 處。

  • 貴金屬礦產有金、銀、鈾礦,產地93 處。

  • 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礦產產地46 處。

  • 放射性礦產主要為鈾礦,其次為釷。鈾、釷常共生,共有產地241 處。

  • 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明釩石、芒硝、重晶石、電石石灰巖、制堿石灰巖、化肥蛇紋巖、泥炭、鹽礦、砷礦、磷礦、鉀長石等,產地227 處。

  • 冶金鋪助原料非金屬礦產有夕線石、菱鎂礦、螢石、石灰巖、白云巖、石英巖、耐火粘土、蛇紋巖、型砂、紅柱石、藍晶石等11 種,產地154 處。

  • 建筑材料非金屬礦產有水泥石灰巖、飾面石灰巖、泥灰巖、水泥配料粘土、砂巖、頁巖、飾面大理巖、石膏、石棉、鑄石玄武巖、珍珠巖、沸石及蛭石等13 種,共有產地200多處。

  • 工藝美術及寶石類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紅寶石、藍寶石、紫牙烏、玉石、鈣鐵榴石、鳳腦石、瑪瑙、綠松石、蛋白石、石髓、紫晶、煙晶、發晶、硅孔雀石、電氣石、綠簾石、透閃石、冰洲石、硯石等19 種,共有礦點30 余處。

  • 特種非金屬礦產有熔煉水晶和壓電水晶2 種,產地17 處。

  • 其它非金屬礦產有:玻璃原料用白云巖、石英巖、脈石英等3 種;陶瓷原料有瓷石、陶瓷土、硅灰石、透輝石、葉蠟石等5 種;還有膨潤土、凹凸棒石粘土、高嶺土、石墨、海泡石粘土、滑石及天然油石等。共有產地80 多處。

北京

北京市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北部和西部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東南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北京平原,并與華北平原接壤。全市面積16807.8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約占62% 。在這片面積不大的土地上蘊藏著比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全市列入國家礦產儲業表的礦種和亞礦種(截至1992 年底)有62 種,列入國家礦產儲鹽表的礦產地327 處。

其中:

  • 能源礦產(煤) 1 種,產地39處;

  • 黑色金屬礦產有4 種,以沉積變質型鐵礦為主,產地49 處;

  • 有色金屬、貴金屬礦產有鉬、鋅、金、銀、鉑(鈀)、等13 種,產地50 處;

  • 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有白云巖、熔劑灰巖、硅石等8 種,產地43 處;

  • 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有電石、制堿用灰巖、含鉀巖石等5 種,產地42 處;

  • 建材及其它非金屬礦產有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粒原料、鑄石原料、建筑石材與飾面用大理石、花崗石等31 種,產地104 處。

福建

福建省在地質構造上屬于華南榴皺系東部,自元古以來,經歷了多旋回的發展過程。泥盆紀以前、全省處于地槽發展階段;從泥盆紀開始,轉向準地臺發展階段;晚三疊世以來,又進入瀕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動帶發展階段。全省已探明儲量的(列入礦產儲量表)礦產71 種(含亞礦種為81種) ,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礦產種數的47%。

其中:

固體礦產68 種,地下水資源3 種。固體礦產中,金屬礦34 種,非金屬礦33 種(含亞礦種43 種) ,煤礦1 種。

全省列入礦產儲量表的礦產地646 處(不含鈾礦) ,其中煤124 個井田,金屬礦262 處,非金屬礦260 處。按礦床規模劃分,全省大型礦床49 處,中型礦床82 處。

甘肅

甘肅省界于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間,呈啞鈴狀作北西-南東向展布,面積45. 4 萬平方公里,地貌形態豐富而壯觀。由于甘肅省處于華北、揚子和塔里木三大構造域的交匯部位,在漫長的地史演化過程中,地層發育較為齊全,巖漿活動頻繁,形成復雜的構造格局,成礦條件得天獨厚,為地質工作者提供了用武之地。

省內已發現136 個礦種(含亞礦種) ,探明儲量者79 種,有41 個礦種儲量列居全國前10 位,占全國保有儲量礦種數的21. 81% 。

其中鎳、鈷、鉑族、硒、鑄型粘土和飾面用蛇紋巖等6 個礦種居全國首位;水泥用紅土和黃土、巖棉用玄武巖居全國第二位;鉈、碲和水泥用砂居第三位;鋅、銅、鉻、重晶石、伴生硫、冶金用石英巖和飾面大理巖等7 個礦種居第四;銻和菱美礦居第五位。

廣東

廣東北依南嶺,南瀕南海,陸地面積18 萬平方公里。地層發育較齊全,巖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和變質作用較復雜,成礦地質條件良好,礦產資源豐富。廣東省已發現礦產129 種,其中有探明儲量的礦產89 種。

  • 燃料及放射性礦產有煤、油頁巖、泥炭、含油腐泥、石油、天然氣、石煤等9種,探明7種;

  • 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鈦等4種,探明4種;

  • 有色金屬礦產有銅、鉛、鋅、鋁、鈷等12種,探明11種;

  • 貴金屬礦產有金、銀、鉑等5種,探明2種;

  • 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礦產有鈮、鉭、鈹、鋰等19種,探明14種;

  • 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有夕線石、普通螢石、熔劑用灰巖、冶金用白云巖等9種,探明8種;

  • 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芒硝、重晶石、天然堿等15種,探明7種;

  •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有石墨、壓電水晶、熔煉水晶、光學水晶、工藝水晶等50種,探明32種;

  • 其他水氣礦產有地下淡水、礦泉水、地下熱水等6種,探明4種。

廣西

廣西位于環太平洋成礦帶與古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的復合部位。區域地質情況復雜,在漫長的地質歷史進程中,廣西大地幾度滄桑,經歷過多旋回的構造運動和巖漿活動,沉積巖層發育,分布面積達21 萬平方公里,形成多彩繽紛,獨具特色的地質環境,成礦條件有利,礦產資源豐富。經過40 多年的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廣西已發現固體礦產102 種,探明儲量并列入礦產儲量表的礦產70 種。

共有礦產地(指大、中、小型礦床) 1003 處。按礦種大類分:

  • 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鈦、鐵、鉻礦等116 處;

  • 有色金屬礦產有銅、鉛、鋅、鋁、鎂等246 處;

  • 貴金屬礦產有金、銀、鉑、鈀等51 處;

  • 稀散金屬礦產有鈮、鉭、鋯等77 處;

  • 能源礦產有煤、石煤、泥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巖和鈾礦等7 種,199 處;

  • 非金屬礦產60 余種,探明儲量的有43 種,礦產地314 處,其中有大、中型礦床211 處。

  • 探明儲量的地下水水源地30 處,已審查批準的礦泉水產地32 處,區域地下水天然資源總量達798.46 億立方米/年。

貴州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分布廣泛,門類齊全,礦種眾多,配套較好,產出區位相對優越,是全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之一。已發現的礦種(含亞礦種)達107 種以上(其中金屬礦產37 種,非金屬礦產70 種以上) ,共發現礦床、礦點3000 余處。

  • 在發現的107 種礦產中,已有74 種程度不同地探有一定儲量,探明儲量產地共1268 處。

  • 貴州是著名的汞省,資源及產量長期居全國之冠;鋁土礦僅次于山西,資源排列第二;

  • 銻、錳儲量均列全國第三;

  • 貴州素有"西南煤海"之稱,資源列江南之首,儲量是江南九省區的總和;

  • 我國富磷礦的45%與重晶石的30% 集中在貴州;

  • 貴州不僅是我國第一個發現原生金剛石的省區,也是首先發現具有工業價值新型微細漫染型(卡林型)金礦的地區,并已步入全國黃金資源基地的行列。貴州稀土、嫁、鈍、腆及煉鎮白云巖等資源名列各省區前茅,也是國內冰洲石儲量最多的省區。

海南

在海南島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與氣候因素密切相關的鋁土礦、濱海砂礦、寶石砂礦、淋積型稀土礦等具有優勢的礦產資源。

  • 西部地區已探明中型金礦區兩個及幾個小型礦區,儲量還在不斷增長,儲量遠景有可能達百噸以上;

  • 鐵質主要來源于海底火山噴發的特定地質環境,成為國內罕見的大型富鐵礦。

  • 海域的鶯歌海盆地、瓊東南盆地、北部灣盆地以及曾母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 北部地區的倍州長坡褐煤、油頁巖及瓊山縣長昌煤礦分別產于新第三系長坡盆地及老第三系長昌盆地中。

河北

河北是我國礦產資源的大省,有40 余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11 位,有的還位居全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位。

其礦產資源有如下特點:

  • 資源種類基本齊全,礦產儲量豐富,截至1993 年底已發現各類礦產109 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64 種,居全國11位以前的礦產有40 多種;

  • 礦床成因類型多樣化,如黑色金屬中的鐵礦礦床類型就有"鞍山式"、"部邢式"、"大廟式"和"宣龍式" 4 種;

  • 礦產地集中,便于開發利用,如"鞍山式"鐵礦集中分布在冀東的唐山、秦皇島和承德等市,"部邢式"鐵礦集中分布于郎冉、邢臺市,"大廟式"鐵礦分布在承德市,"宣龍式"鐵礦分布在張家口市。

河南

河南省已發現礦產106 種,其中擁有探明儲量的礦產78 種。煤礦是河南省經濟價值最大的礦產,近十幾年煤的開采量一直列全國第二位,不僅滿足了本省需要,而且對支援華東、華中工業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 煤礦累計探明儲量為248 億噸;

  • 探明石油儲量超過8 億噸,天然氣儲量385 億立方米;

  • 金屬礦產鋁、金、錮是優勢礦產,鐵、錘、銅、鉛、辭等較缺;

  • 鉬礦儲量居全國之冠;

  • 鐵礦儲量約11 億噸,多為貧礦;

  • 非金屬礦產已發現59 種;

  • 此外,白云巖、金紅石、硅石、螢石、石墨、玉石等儲量也都比較豐富。

黑龍江

黑龍江省地大物博,在46 萬余平方公里范圍內,地下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共發現各種礦產127 種,其中能源礦產5 種,金屬礦產44 種,非金屬礦產73種,其他水氣礦產5 種,共發現礦產地2947 處。已探明儲量的礦產71 種、己填表的礦產地594 處, (不包括石油、天然氣、鈾、地下水) ,其中大型礦床44 處,中型礦床95 處,小型礦床455 處。

  • 能源礦產5 種:煤、石油、天然氣、鈾、油頁巖;

  • 黑色金屬礦產5 種:鐵、鈦、錳、鉻、釩;

  • 有色及貴金屬礦產20 種:銅、鉛、鋅、鎳、鈷、鎢、錫等;

  • 稀有稀土分散元素及放射性礦產19 種:鈮、鉭、鋰、鋯、釔;

  • 冶金輔助原料礦產7 種:夕線石、螢石、熔劑灰巖、冶金用白云巖、鑄型砂、耐火粘土、藍晶石;

  • 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0 種:硫鐵礦、磷礦、蛇紋巖、硼礦等;

  • 建材和其它非金屬礦產56 種:水泥用灰巖、水泥頁巖、水泥配料粘土、壓電水晶、熔煉水晶、玻璃用石英砂等;

  • 另已找到現在正在評價有儲量遠景的礦產有蛋白石頁巖、透輝石巖、硅灰石、菱鎂礦、紅藍寶石等。

湖北

湖北省跨秦嶺榴皺系和揚子準地臺兩大構造單元,地質構造復雜,各時代地層發育較全,巖漿活動頻繁,區域動力熱變質作用影響較大,成礦地質條件比較有利,各類礦產及礦床成因類型比較齊全。

  • 全省共發現礦床(點) 2700 多處,發現的礦種有131 種,其中燃料礦產4 種,金屬礦產50 種,非金屬礦產74 種,水資源3 種,探明有儲量的礦種80 種(列入1992 年湖北省礦產儲量表的有74 種) ,礦區1206 處(含共生、伴生礦產的礦區,下同) ,其中大中型礦區319 處。

  • 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種中,有54 種保有儲量居全國同類礦種的前10 位,其中磷礦、累托石粘土、石榴子石、化肥用橄欖巖、輕稀土礦及碗、澳等7 種居第一位。

  • 全省現有礦山和采礦點共6942 處,其中縣以上國營礦山310 處。開發利用的礦產有74 種。

湖南

湖南省礦產資源具有礦種全、產地多、分布廣的特點,素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稱。共發現礦種134 種。,其中己列入礦產儲量表的有83 種,是國內探明礦種最多的省份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發現各類礦床(點) 2.5 萬多處,其中列入礦產儲量表的礦產地1438 處, (未包括鈾、釷,氣體礦產及地下水、礦泉水、地熱) ,其中大型96 處,中型203 處,小型1139 處。

全省探明各類礦產儲量:有色金屬總量1505萬噸,煤34.2 億噸,石煤15.35 億噸,鐵9. 9 億噸,稀有、稀土、分散金屬總量83.74 萬噸,金152. 33 噸,銀4765 噸,錳1. 12 億噸,釩367 萬噸,鈦鐵礦、金紅石礦物量78. 7 萬噸,非金屬礦產礦石總量100 億噸。

吉林

全省共發現礦產136 種,探明儲量的礦產有75 種。固體礦產地464 處(包括伴生產地100 處) ,其中大型礦產地40 處,中型66 處,小型358 處。

全省有39 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 位, 19 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前5 位。已開采礦種42 種,產地152 處,其中大型產地18 處,中型產地27 處。

主要礦產資源按類別劃分為七類:

  • 能源礦產有煤、油頁巖、石油、天然氣、鈾(與金礦和煤伴生)。

  • 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鉻、鈦(與金礦伴生)、釩(與鐵礦伴生)。

  • 有色金屬礦產有鎳、鉬、銅、鉛、鋅、鈷(與銅鎳礦伴生)、鎢、鉍(與鉛辭礦伴生)等。

  • 貴金屬礦產有金、銀。

  • 化工及冶金輔助原料礦產有硼、硫鐵礦、鉀長石、化工用石灰巖、泥炭、磷礦等。

  • 建材及其它非金屬礦產有硅灰石、石膏、石墨、膨潤土、硅藻土、云母、石棉、高嶺土、滑石等。

  • 水、氣資源有地下水、礦泉水和二氧化碳氣田。


 
關于萬泰 產品中心 技術服務 解決方案 聯系我們
公司簡介
企業文化
資質榮譽
合作伙伴
拾震型檢波器
采集儀
微震監測與成像系統
近地表微地震監測
綜合預警平臺
萬泰微地震工程配置軟件
微地震數據處理分析服務
行業軟件定制開發服務
微地震事件定位
煤層氣微地震檢測服務
數據處理服務
非常規油氣開發微地震監測
頁巖氣、煤層氣
礦山、隧道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
地質災害預警
水利,公路,橋梁安全
沖擊地壓綜合預警平臺

合肥市經濟開發區習友路5999號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4號樓

0551-62873965

wantaigeo@163.com


CopyRight 2012-2025 www.wtgeo.com 安徽萬泰地球物理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4011605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