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正文 |
【行業新聞】貴州全力資助煤炭智能采掘技術發展,最多可獲無償補助1000萬! |
發表于:2020-04-07 11:16:40 |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要求,從工法、標準、裝備三個層面催生新技術、探索新工藝、研制新裝備,以變革性技術推動煤炭產業變革,促進貴州省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貴州省科技廳印發關于《貴州省煤炭智能采掘技術榜單》的通知,啟動煤炭智能采掘重大科技產業工程。 通知指出,要緊扣貴州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煤礦機械化智能化改造技術榜單,在2020年力爭實現100%機械化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布局、超前探索、跨界融合。堅持問題導向,破解貴州煤炭開采面臨瓦斯多、煤層薄、傾角大、斷層多的難題,加快掘進、回采、運輸、輔助等分系統全場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顯著提高煤炭產業勞動生產率。堅持目標導向,運用人工智能、無井式煤炭地下氣化、原位流態化開采、110/N00工法、透明礦山等變革性技術,推動貴州基礎能源、清潔高效電力、先進裝備制造、大數據電子信息以及現代化工產業聯動發展,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堅持結果導向,探索氣化發電(氣電)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實現關鍵技術、拳頭產品、龍頭企業、領軍人才“四個培育”,到2022年左右實現“井下無人地面無煤”,2025年左右實現“井下無人地面出煤”,推動在2030年形成火電、水電、氣電并舉的貴州能源供給新格局。 通知要求,要在道、術、器三個層面系統布局創新點,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物聯網、智能裝備等與現代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實現煤礦開拓、采掘(剝)、運輸、安全保障、經營管理等過程的智能化運行。 一是從工法即“道”的層面,按無井法(煤炭地下氣化)、井工法(121工法、110工法)三條技術路線探索煤炭智能采掘技術,開展無井式煤炭地下氣化技術全鏈條現場先導性試驗,開展110/N00X法智能采掘適應性試驗。 二是從標準即“術”的層面,探索不同工法煤炭智能采掘技術規程,開展智能采煤裝備可靠性、維修性等工作,編制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和地方標準,健全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為煤礦智能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從裝備即“器”層面,用智能化裝備對既有煤礦裝備進行增效置換,實現自主運行或遠程操控,打造“無人礦井”,推動煤礦機械化智能化邁上新臺階,帶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通知強調,煤炭智能采掘技術研究任務主要有3大類型。一是無井式煤炭地下氣化全鏈條現場先導性試驗技術,二是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煤礦智能采掘技術,三是110/N00 工法煤炭智能采掘技術和裝備技術。 通知提到,為支持煤炭智能化發展,在貴州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可根據省相關文件要求申請項目補助。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但每個課題參加單位不得超過8個。各課題牽頭企業須提供證明與參與單位之間存在合作關系的合同或者科技文獻,且在申報書中事先明確任務分工、知識產權歸屬等。申報方式如下: 1. 資助方式。可按照《貴州省科技重大專項管理辦法(試行)》申報科技重大專項,每個課題申請財政科技資金不超過1000萬元的無償資助;也可按照《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申請財政科技資金不超過20%的股權投資;還可同時申請科技重大專項和股權投資項目,獲得T+1”項目支持。 2. 申報范圍。可按榜單全鏈條/全技術方向申報,承擔該榜單的所有課題,也可只申請其中的某個課題;優先支持全鏈條/全技術方向申報。申報的研究內容應涵蓋該榜單或該課題所列全部研究任務,可增加研究內容但占比不得超出20%。榜單及課題實施周期均不超過2年,并須有明確的每半年階段性目標。 |
|
|